图文报道

  • 【广东科技报】扎根山林28载 守护一片绿洲
    他们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及其机理方面的研究:如发现氮沉降可能驱使成熟森林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以及氮沉降可能威胁热带亚热带区域富氮森林的植物多样性。 此外,莫江明及其团队在对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进行氮沉降的研究中,还发现氮沉降增加可抑制成熟森林土壤CO2的排放。 长期从事生态系统管理、恢复生态学、森林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及其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为全球变化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的维护、经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自2002年10月起在广东鼎湖山建立了“森林生态系统长期氮沉降研究”样地,研究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及其机理,开创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对氮沉降响应研究”的先河。 时间: 2012-7-14  来源: 《广东科技报》头版、A10 南粤科技精英风采  作者: 冯海波 周飞 李洁尉 
    ——记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莫江明

    欧洲国际合作者在林区与莫江明(右二)进行学术探讨和交流。 
     本报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周飞 李洁尉
     鼎湖山是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这颗“闪亮”的绿宝石,除了其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外,也离不开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科学家和管理工作者半个多世纪的辛勤守护。对于这片绿洲的存在有何奥秘,无数植物科技工作者更是穷其一生的精力去探索,以寻求规律,服务于人类,莫江明就是其中的一个。作为华南植物园生态系统管理基础创新研究组首席研究员,以及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从风华正茂到年近五旬,他守卫这片山林已28载。为了这片绿洲,他和他的战友们无怨无悔,付出青春和热血……
     以扎根山林为业
     因地球上同纬度的其它地方多为沙漠,所以北回归线穿过的鼎湖山更具科研价值。早在1957年,中国科学家就在那里建起了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28年前,莫江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到保护区的第一天,他见到一位戴着草帽的“老农”向山上走去。一打听,原来是之前分配到这里的“老大学生”去做野外观测。“这就是科学家?”莫江明心里凉了半截。“这种工作哪有轰轰烈烈的味道?”他怕的不是艰苦。对于风华正茂的青年人来说,无边的寂寞才更难以忍受。
     当时,莫江明动了调动工作的念头,甚至还写了请调报告。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对这里的工作有了更深了解,对什么是科学也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后,他陷入了沉思。最终,对事业的追求战胜了第一感受,莫江明决定留下来。
     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推荐下,莫江明曾到美国深造。3年学成时,他放弃了国外优厚的条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回国。他说,当年选择回归在于老一辈科学家献身科学精神的感召,也说明他与这片绿洲的不舍与缘分。
     潜心于基础研究
     多年来,莫江明和他的团队常年驻扎在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择森林生态系统为对象,以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为研究方向,探讨在全球变化和人为活动作用下生态系统碳氮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及其藕合规律。他们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及其机理方面的研究:如发现氮沉降可能驱使成熟森林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以及氮沉降可能威胁热带亚热带区域富氮森林的植物多样性;揭示了氮沉降在调控南亚热带森林主要温室气体平衡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等。同时,团队也较系统地阐明了南亚热带森林在不同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碳氮元素循环等关键过程特征,建立了利用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估测森林生物量的通用模型,为研究全球森林生物量碳提供可靠方法。
     之所以选择这些研究方向,莫江明说,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对植物茎叶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有重要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营养元素。而大气的氮沉降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去的理论认为,在“氮限制”的生态系统中,氮的增加更有利于喜氮类植物的生长,这些植物吸收的氮越多,竞争力就越强,使其在竞争中处于优势从而排斥其他物种,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降低。而在“富氮”的生态系统中,因植物长期适应“富氮”状态,氮的增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大。
     “这些理论以往都是欧洲和美国的学者研究出来的,他们所研究的区域都是以温带地区为主,所以他们认为在‘富氮’状态下,氮的增加对植物生长影响不大。但根据我们的研究,对于‘富氮’生态系统来说,事实并非完全如此。”莫江明说,他们在鼎湖山保护区选择了属于“富氮”生态系统的一块林区做试验,在这块林区内利用科技手段人为制造氮气,模拟大气中的氮沉降。
     莫江明和团队在观测过程中发现,氮气沉降浓度较大的区域,土壤酸化现象非常严重。氮气沉降得越多,土壤酸化越明显。“土壤酸化对于植物生长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这对于植物多样性是很大的威胁。”此项研究的报道系国际首次,不仅填补了国际上热带和亚热带区域氮沉降对森林植物多样性影响研究的空白,同时表明了氮沉降可能威胁“富氮”森林的植物多样性。相关成果对于评估全球碳氮循环、温室气体排放和生物多样性等全球变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和肯定。
     梅花香自苦寒来
     此外,莫江明及其团队在对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进行氮沉降的研究中,还发现氮沉降增加可抑制成熟森林土壤CO2的排放。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权威杂志《全球变化生物学》(GlobalChangeBiology)上,与此前他们在植物学领域另一权威杂志《PlantandSoil》上发表的氮沉降对凋落物分解的研究结果一致,即氮沉降减缓凋落物的分解。这些发现意味着氮沉降增加可以驱使成熟林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从而也部分解释了华南植物园周国逸研究员等在国际权威杂志《Science》上报道的成熟林土壤能够积累有机碳的机理。由于氮沉降全球化已成为现实,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不难预见未来氮沉降将更加严重,因此这些发现还意味着在氮沉降背景下成熟林土壤在减缓大气CO2浓度增加过程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氮沉降方面,广州每公顷土地70公斤,而鼎湖山是每公顷土地35公斤。”莫江明团队还通过长期观测研究,发现人类活动的多少与氮沉降息息相关。“清楚了这种机制后,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就可以寻找哪些区域是需要进行氮沉降控制的,从而保护植物多样性。因为人类对于地球的开发在很多方面影响着生态系统,比如汽车尾气的排放会增加氮在生态系统中的沉降。但这仅仅只是一个方面,未来生态系统的氮沉降会是一个上升的态势,我们要尽早找出一些正在受威胁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
     科学研究上的累累硕果,使身居深山的莫江明能够在2008-2010年应邀担任国际知名SCI刊物《GlobalChangeBiology(GCB)》的编委。同时,他们的团队成果也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鼎湖山作为宗教名山和旅游胜地,旅游等活动不可避免地与自然保护区科研和保护产生矛盾,问题由来已久,关键是要妥善处理。为了给后人留下这片绿色,莫江明作为自然保护区的领导之一,和同事一起主持建立了由鼎湖山区八家单位组成的防火指挥部,并引进了森林派出所(即执勤所),这些都有助于鼎湖山区的安全和管理,也使得鼎湖山的管理及与周边村镇的关系比以前更为顺畅。
     工作中苦乐相伴
     为了科研,长期以来,莫江明和他的团队栉风沐雨,选择鼎湖山、鹤山定点观测,又在白云山、三保圩等处进行以广州为中心的梯度观测。
     在鼎湖山庆云寺背后的密林深处,莫江明的学生,同时也是其团队主要成员的小鲁指着林地上一个个用支架支撑起来的精致纱兜告诉记者,这些装置用作装树上掉下来的枝叶等废弃物,定期搜集后用作科学分析之用,林地中还有用水泥敷成的水槽,林中地上每隔一段还插有塑性管,管的另一端连着装水的罐子,用以观测森林中的水流量。对森林生长过程的观测,方方面面的数据都不可或缺。而且天天都要观测,不管刮风下雨,还是艳阳高照。从驻地到观测点有好长的一段路程,没有非常的敬业精神要持之以恒是不行的。
     莫江明说,扎根于野外工作站,有艰苦,也有追求;有欣慰,也有困惑。在第一线搞基础研究,怕的是经费难以为继,这也是作基础研究并且长期在野外工作的人面临的困惑。作为一个科学家,他经常忙于实验室,图书馆,野外科考。“为了守护这片绿洲,多苦的日子都是这样过来了,这些困难也难不倒我们。”
     “我们现在越干越充实了,即使碰到一些困难,但在团队齐心协力的努力下,也都能克服。”尽管整天都要围着深山老林“打转转”,小鲁及其他团队成员都乐在其中。小鲁说,由于在研究结果中发现与人类生存有关的规律,感到平凡的科研工作还有这么大的意义,因此越干越充实。尽管有不少困难,但是团队会齐心协力解决。

     简介
     莫江明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生态系统管理基础创新研究组首席研究员,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长期从事生态系统管理、恢复生态学、森林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及其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为全球变化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的维护、经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广东省及国际合作基金项目等20多项,目前主持国家973项目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个。在国内外已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0多篇;相关成果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已培养博士5名,硕士8名。自2002年10月起在广东鼎湖山建立了“森林生态系统长期氮沉降研究”样地,研究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及其机理,开创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对氮沉降响应研究”的先河。该样地同时也是国际上热带和亚热带区域最早开展该方面研究的长期试验样地之一。 
    2013-02-01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所罗门姜黄高效繁殖找到新方法
    时间:2012-11-7来源:《中国科学报》A4综合作者:李洁尉周飞。 本报讯(记者李洁尉通讯员周飞)记者日前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由该园研究员吴国江等人完成的“一种所罗门姜黄的组织培养繁殖方法”日前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据介绍,所罗门姜黄(Curcuma soloensis Voel. )是姜科姜黄属,多年生球根草本花卉。 该花原产所罗门群岛,我国广东已引种栽培,在华南地区种植时长势良好。 所罗门姜黄可盆栽或地栽作为观叶植物观赏。 所罗门姜黄繁殖技术通常采用分切根状茎繁殖。 吴国江等人发明了一种能高效繁殖所罗门姜黄的组织培养繁殖方法。 时间: 2012-11-7  来源: 《中国科学报》A4 综合  作者: 李洁尉 周飞

     
     本报讯(记者李洁尉 通讯员周飞)记者日前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由该园研究员吴国江等人完成的“一种所罗门姜黄的组织培养繁殖方法”日前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据介绍,所罗门姜黄(Curcuma soloensis Voel.)是姜科姜黄属,多年生球根草本花卉。该花原产所罗门群岛,我国广东已引种栽培,在华南地区种植时长势良好。所罗门姜黄可盆栽或地栽作为观叶植物观赏。它也是切花的优雅花材,瓶插寿命可达15~20天,极具观赏性。所罗门姜黄繁殖技术通常采用分切根状茎繁殖。但采用根状茎繁殖,不仅受季节限制,且繁殖系数低,每年只可获得2~3倍的增殖率,生产规模难以扩大,故难以在花卉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吴国江等人发明了一种能高效繁殖所罗门姜黄的组织培养繁殖方法。该方法能快速繁殖种苗,加快繁殖速度获得大量试管苗,投入少,产出高,试管苗健壮,根系发达,无须炼苗即可直接出瓶移栽,成活率可达100%,为满足所罗门姜黄种苗市场和花卉成品的需要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中国科学报》 (2012-11-07 A4 综合)
    2013-02-01
    查看详情
  • 【广东科技报】南亚热带森林群落演替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植物水分生理生态研究组助理研究员朱师丹、宋娟娟等在叶清研究员的指导下,对南亚热带森林34种木本植物的水力结构、光合能力、叶片形态、元素含量、碳同位素比率等生理生态指标进行测定,在南亚热带森林群落演替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灌木草丛-阳生性乔木群落-季风常绿阔叶林是南亚热带地区典型的植被次生演替过程。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的研究人员,测定南亚热带不同演替阶段森林34种木本植物的水力结构、光合能力、叶片形态、元素含量、碳同位素比率等生理生态指标。 经过长期观测和研究发现:群落演替与植物水分传导和光合能力显著相关—随着演替的进行,植物的光合能力和水分传导速率逐渐下降。 群落演替与叶片形态和元素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 时间: 2012-10-26  来源: 《广东科技报》4 综合新闻  作者: 周飞 朱师丹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植物水分生理生态研究组助理研究员朱师丹、宋娟娟等在叶清研究员的指导下,对南亚热带森林34种木本植物的水力结构、光合能力、叶片形态、元素含量、碳同位素比率等生理生态指标进行测定,在南亚热带森林群落演替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结果已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Plant, Cell & Environ?鄄ment(IF2011= 5.215)上。
     灌木草丛 -阳生性乔木群落-季风常绿阔叶林是南亚热带地区典型的植被次生演替过程。探讨群落演替的生理生态机制,对该区域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的研究人员,测定南亚热带不同演替阶段森林34种木本植物的水力结构、光合能力、叶片形态、元素含量、碳同位素比率等生理生态指标。经过长期观测和研究发现:群落演替与植物水分传导和光合能力显著相关—随着演替的进行,植物的光合能力和水分传导速率逐渐下降;群落演替与叶片形态和元素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尽管该区域呈现明显的降水季节性,但是群落演替与植物的耐旱性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植物的水分传导—光合能力的协同关系,在南亚热带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2013-02-01
    查看详情
  • 【广东科技报】广州学子与科学家面对面交流
    时间:2012-10-26来源:《广东科技报》15南粤科普作者:冯海波周飞李碧秋。 ——华南植物园开展第三期“亲临科学家”科普主题活动。 近日,华南植物园举行了第三期“亲临科学家”科普主题活动。 王发国博士随后带领同学们边参观龙洞琪林边讲解植物知识。 他向同学们介绍了华南地区、广东地区及华南植物园的植物情况,包括大王椰子、榕树、东京油楠、铁东青、豆蔻、木芙蓉、杜鹃、山茶等植物。 同学们对植物背后的丰富知识和有趣的各类特征认真倾听和观察。 此次“亲临科学家”科普主题活动让师生们感受新奇的植物之旅,赢得了他们的好评。 时间: 2012-10-26  来源: 《广东科技报》15 南粤科普  作者: 冯海波 周飞 李碧秋
     ——华南植物园开展第三期“亲临科学家”科普主题活动

     近日,华南植物园举行了第三期“亲临科学家”科普主题活动。广州国际学校的17名学生来到该园,与科学家面对面交流。
     当天,师生们首先来到了科普信息中心,由黄瑞兰博士向大家做了关于观鸟(Birding)的科普报告,期间穿插有奖问答环节,开展互动。随后,学生们到户外亲自体验观鸟的乐趣,当学生们看到望远镜中清晰、活泼的鸟儿时,不时发出惊叹:“Gorgeous!”,“Beautiful!”
     王发国博士随后带领同学们边参观龙洞琪林边讲解植物知识。他向同学们介绍了华南地区、广东地区及华南植物园的植物情况,包括大王椰子、榕树、东京油楠、铁东青、豆蔻、木芙蓉、杜鹃、山茶等植物。同学们对植物背后的丰富知识和有趣的各类特征认真倾听和观察。
     最后,同学们来到公共实验室的电镜室,由胡晓颖老师向大家介绍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样品制作要求、操作要领、样品的显微观察和科学图像的采集等,并展示了蚊子的复眼、荷花叶片气孔、菊科植物花粉等在电镜下的放大图像,同学们还亲手操作扫描电镜的操作,加深了对其的认识。此次“亲临科学家”科普主题活动让师生们感受新奇的植物之旅,赢得了他们的好评。
    2013-02-01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我国发现茜草科新属
    本报讯(记者李洁尉通讯员周飞)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王瑞江通过长期的野外观察和大量分子系统学分析,新近发现了茜草科植物的一个新属,并将该属以华南植物园早期植物分类学家、我国第一部地方植物志《广州植物志》主编——侯宽昭先生的名字命名。 据悉,这是继茜草科分类学家罗献瑞于1998年发表我国第3个特有单种属——桂海木属15年后,发现的第4个特有单种属,为后续进一步探讨茜草科植物的系统发育及生物地理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上述研究结果日前发表在《植物分类学报》杂志上。 时间: 2012-9-12  来源: 《中国科学报》A4 综合  作者: 李洁尉 周飞
     

    本报讯(记者李洁尉 通讯员周飞)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王瑞江通过长期的野外观察和大量分子系统学分析,新近发现了茜草科植物的一个新属,并将该属以华南植物园早期植物分类学家、我国第一部地方植物志《广州植物志》主编——侯宽昭先生的名字命名。
     
     据介绍,宽昭木属为亚灌木,分布于广东省东部山区,为我国特有单种属植物。植物学家研究发现,此属隶属茜草亚科钮扣草族联盟,与我国另一特有单种属植物绣球茜是近缘关系。
     
     据悉,这是继茜草科分类学家罗献瑞于1998年发表我国第3个特有单种属——桂海木属15年后,发现的第4个特有单种属,为后续进一步探讨茜草科植物的系统发育及生物地理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上述研究结果日前发表在《植物分类学报》杂志上。
     
     《中国科学报》 (2012-09-12 A4 综合)
     
     
    2013-02-01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广东省濒危龟类与自然保护科普教育活动”在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举行
    近日,由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和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主办的“广东省濒危龟类与自然保护科普教育活动”在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举行。 该活动注重“寓教于乐”,将野生动物和自然保护的知识融入海报展览、讲座、魔术表演、舞蹈、游戏、有奖竞答、问卷调查、发放宣传小手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旨在进一步宣传广东省濒危龟类与自然保护知识,普及《野生动物保护法》,帮助公众树立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为保护和恢复广东乌龟的自然种群,此前,华南濒危动物所龟类专家和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一起,在鼎湖山保护区开展了广东乌龟栖息地考察和放归自然的试验活动。 时间: 2012-9-7  来源: 《中国科学报》A4 综合  作者: 李洁尉 周飞 欧阳学军
     近日,由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和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主办的“广东省濒危龟类与自然保护科普教育活动”在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举行。
     
     该活动注重“寓教于乐”,将野生动物和自然保护的知识融入海报展览、讲座、魔术表演、舞蹈、游戏、有奖竞答、问卷调查、发放宣传小手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旨在进一步宣传广东省濒危龟类与自然保护知识,普及《野生动物保护法》,帮助公众树立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据介绍,广东省是我国龟鳖类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有龟鳖类20种。但由于过度猎捕以及栖息地被破坏,目前20种龟鳖类已处于全面濒危的境地。其中,广东乌龟是我国特有种,在鼎湖山等地分布。为保护和恢复广东乌龟的自然种群,此前,华南濒危动物所龟类专家和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一起,在鼎湖山保护区开展了广东乌龟栖息地考察和放归自然的试验活动。
     

    图为科普活动现场
     
     本报记者李洁尉 通讯员周飞、欧阳学军摄影报道
     
    《中国科学报》 (2012-09-07 A4 综合)
    2013-02-01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高速公路隧道洞口绿化有新法
    本报讯(记者李洁尉通讯员周飞)记者日前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由该植物园科研人员完成的“一种高速公路端墙式隧道洞口立体绿化的方法”近期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隧道洞口主要采用端墙式、削竹式等形式。 采用端墙式隧道洞口时,为削弱大面积硬质表面对司机带来的不良影响,采用立体绿化成为减少司机视觉冲击的有效途径。 据了解,立体绿化多采用攀援藤本植物,但要求攀援植物必须抗力性好、生命力强和耐干旱。 因此,目前所采用的攀援植物都不是高速公路端墙式隧道洞口的最理想的立体绿化植物。 华南植物园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高速公路端墙式隧道洞口立体绿化方法:将白花油麻藤的种子用水浸泡至发胀,播种于苗床上,播后覆土并覆盖稻草,淋水护养。 时间: 2012-7-31  来源: 《中国科学报》A4 综合  作者: 李洁尉 周飞

     本报讯(记者李洁尉 通讯员周飞)记者日前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由该植物园科研人员完成的“一种高速公路端墙式隧道洞口立体绿化的方法”近期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据介绍,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加快,在高速公路经过山区时,为减少对山体的大开挖,保护沿线生态,多采用隧道通过。隧道洞口主要采用端墙式、削竹式等形式。采用端墙式隧道洞口时,为削弱大面积硬质表面对司机带来的不良影响,采用立体绿化成为减少司机视觉冲击的有效途径。
     
     据了解,立体绿化多采用攀援藤本植物,但要求攀援植物必须抗力性好、生命力强和耐干旱。目前,端墙式隧道洞口绿化有采用爬墙虎等植物,但爬墙虎属多年生落叶藤本,叶片冬天会枯萎凋落而使端墙式洞口墙体裸露,褐色的根也会裸露出来,显得杂乱无章。因此,目前所采用的攀援植物都不是高速公路端墙式隧道洞口的最理想的立体绿化植物。
     
     华南植物园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高速公路端墙式隧道洞口立体绿化方法:将白花油麻藤的种子用水浸泡至发胀,播种于苗床上,播后覆土并覆盖稻草,淋水护养;待苗高6~8厘米时移出转入营养杯中,置于遮荫网下,淋水护养;雨季时,将培养好的袋苗移植到高速公路端墙式隧道洞口两侧种植,松土浇水护养,在高速公路端墙式隧道洞口墙体上安装一层网,使白花油麻藤沿网攀援生长。
     
     该发明采用的白花油麻藤生长速度极快,两年即可爬满一座10米高的高速公路端墙式隧道洞口,绿化成功率高,便于操作,易于推广应用,绿化效果优良,能迅速达到绿化的生态和景观效果,不但能吸收噪音,还能吸附飞扬的尘土,而且无须特别护理,可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端墙式隧道洞口的绿化。
     
     《中国科学报》 (2012-07-31 A4 综合)
    2013-02-01
    查看详情
  • 【广东科技报】华南植物园开展“科技人才早期培养夏令营”活动
    ——神奇的植物之旅。 任海研究员讲解热带雨林空中花园。 7月7日上午,同学们分为三组,分别在华南植物园任海研究员、廖景平研究员、杜志坚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世界植物奇观———温室群景区。 三位老师向同学们讲解热带雨林植物、沙漠植物、南极北极高山植物、奇花异果及水下植物等,并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向学生们普及植物系统进化生物学、繁殖生物学、生态恢复学、珍稀濒危植物种群回归、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及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随后,同学们分组进行了“乔木整树蒸腾作用野外测定实验”、“能源植物的未来发展”、“姜目植物分类基础实验”三个科学小课题研究。 在能源植物专类园,吴国江研究员向同学们介绍了各种能源植物及国内外对于生物能源研究方面的进展及成果。  时间: 2012-7-20  来源: 《广东科技报》15 南粤科普  作者: 周飞 李碧秋
     —— 神奇的植物之旅
     近日,“中国科学院科技人才早期培养夏令营”活动在华南植物园举行,来自北京市三十五中的71名师生参加了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体验了一次神奇的植物之旅。
     走进自然科学的殿堂
     本次科技人才早期培养夏令营活动旨在通过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以传播科学知识、培育科学精神、学习科学方法为目标,为青少年提供走进自然科学殿堂的机会。学生可亲身参与科学研究,近距离接触难得一见的大型科学仪器,与著名的科学家现场互动交流,从中感受到前沿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从而激发青年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为期一周的活动中,科学家们严谨的治学态度、最新的科技前沿研究成果、先进的科学仪器等,都为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团队精神、协作互助及环保意识等;也将对同学们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任海研究员讲解热带雨林空中花园
     专家讲得趣学生听得爽
     7月7日上午,同学们分为三组,分别在华南植物园任海研究员、廖景平研究员、杜志坚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世界植物奇观———温室群景区。三位老师向同学们讲解热带雨林植物、沙漠植物、南极北极高山植物、奇花异果及水下植物等,并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向学生们普及植物系统进化生物学、繁殖生物学、生态恢复学、珍稀濒危植物种群回归、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及防治等方面的知识。专家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解,让同学们在辨认植物的同时,掌握植物学、环境学方面的知识。
     我也动手作试验
     随后,同学们分组进行了“乔木整树蒸腾作用野外测定实验”、“能源植物的未来发展”、“姜目植物分类基础实验”三个科学小课题研究。在小青山野外样地,赵平研究员向同学们讲解什么是植物的蒸腾作用、测定叶片蒸腾作用的设备及其工作原理,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完成安装探针、连接设备、运行软件直至输出数据等全过程,并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完成科学实验报告。在能源植物专类园,吴国江研究员向同学们介绍了各种能源植物及国内外对于生物能源研究方面的进展及成果。在姜园,来自美国的Tom教授用英文与学生交流,向学生们讲解姜目八大科的植物特征及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通过科学小课题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7月10日下午,来自香港的14名学生也加入到夏令营队伍中。他们一起在华南植物园科普信息中心互动实验室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数码显微镜操作,观察植物的细胞、花粉、叶片、花朵、果实,昆虫的复眼结构等微观世界。通过体验,比较两种显微镜的分辨能力、工作原理差异等。在植物艺术制作室,同学们相互合作进行植物押花制作,完成一幅美丽的作品。在温室草坪,专业教练带领同学们进行团队拓展训练,“连体赛跑”、“黄金罗盘”、“密码传递”、“团队在哪里”游戏,考验大家的合作精神、默契程度、信任度、组织力和执行力。同学们从游戏中感悟个人或集体、成功与失败、付出和收获的意义,游戏结束后还不断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2013-02-01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酱油工业下脚料可制备香精
    本报讯(记者李洁尉通讯员周飞)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科研人员完成的“利用酱渣生物酶解制备热反应香精的方法及其制备的香精”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据介绍,我国是全球最重要的酱油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酱油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举足轻重。 酱渣是酱醅浸淋酱油后的下脚料,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具备良好的精深加工潜力。 华南植物园的研究人员以酱渣为原料,对酱渣进行内切蛋白酶水解、外切蛋白酶水解和糖苷酶水解,然后将这些酶失活后,溶液经膜分离,再将透过液浓缩,加入糖和氨基酸进行热反应,从而制备获得香精。 时间: 2012-7-23  来源: 《中国科学报》A4 综合  作者: 李洁尉 周飞
     本报讯(记者李洁尉 通讯员周飞)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科研人员完成的“利用酱渣生物酶解制备热反应香精的方法及其制备的香精”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据介绍,我国是全球最重要的酱油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酱油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举足轻重。酱渣是酱醅浸淋酱油后的下脚料,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具备良好的精深加工潜力。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到技术的制约,许多地区将酱渣作为工业垃圾进行处理,资源浪费极为严重。若能对其实现回收利用,不仅可有效防止资源流失,还能避免环境污染。
     
     华南植物园的研究人员以酱渣为原料,对酱渣进行内切蛋白酶水解、外切蛋白酶水解和糖苷酶水解,然后将这些酶失活后,溶液经膜分离,再将透过液浓缩,加入糖和氨基酸进行热反应,从而制备获得香精。
     
     据悉,该发明所制备的香精酱香、酯香浓郁,色泽光亮,香气醇正,风味突出。
     
     
     《中国科学报》 (2012-07-23 A4 综合)
    2013-02-01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濒危植物珙桐回归保护区
    本报讯(记者李洁尉通讯员周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回归启动仪式”近日在湖南省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濒临灭绝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成功回归八大公山。 此项目由国际植物保护联盟(BGCI)资助,湖北民族学院和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同执行。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韦先娥指出,使珙桐回归自然是该保护区珍稀濒危动植物保护工作的一个新起点,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建设的一次良好发展机遇,更是对该保护区过去所做工作的肯定和信任。 珙桐的保护是BGCI在中国资助的多个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回归项目之一。 约有2000株珙桐分别回归到湖北星斗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湖北七姊妹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和湖南八大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天然群落中。 时间: 2012-5-15  来源: 《中国科学报》A4 综合  作者: 李洁尉 周飞
     本报讯(记者李洁尉 通讯员周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回归启动仪式”近日在湖南省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濒临灭绝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成功回归八大公山。
     
     此项目由国际植物保护联盟(BGCI)资助,湖北民族学院和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同执行。BGCI中国项目负责人文香英表示,此次活动既是一次物种回归启动仪式,也是一次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提升科学发展的努力。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韦先娥指出,使珙桐回归自然是该保护区珍稀濒危动植物保护工作的一个新起点,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建设的一次良好发展机遇,更是对该保护区过去所做工作的肯定和信任。“一定会做好珙桐回归后的管理、抚育工作,让珙桐这一珍稀植物在八大公山保护区得到更好的繁衍。”
     
     据介绍,珙桐为我国特有树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目前主要分布在湘、鄂、川、黔、滇等省的部分山区,八大公山保护区为珙桐植物分布中心。近年来,地质变迁、气候环境改变以及人为对森林和环境的破坏,使珙桐的生境不断恶化,分布范围日益缩小,珙桐面临灭绝的危险。
     
     珙桐的保护是BGCI在中国资助的多个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回归项目之一。项目实施三年来,成功解决了珙桐的繁殖问题;在迁地保育方面,已建立1000平方米的珙桐苗圃,保育幼苗一万多株;约有2000株珙桐分别回归到湖北星斗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湖北七姊妹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和湖南八大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天然群落中。
     
    《中国科学报》 (2012-05-15 A4 综合)
    2013-02-01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