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网上植物园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首页 │园况介绍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研究队伍 │交流合作 │人才培养 │党建与创新文化 │园林园艺 │科普教育 │旅游服务│信息公开
  站内搜索
旅游服务
园区简介
地理交通
旅游指南
景点欣赏
游乐项目
配套服务
花讯与展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旅游服务>花讯与展览
亭亭玉立鹤顶兰
2018-04-03

  近日,华南植物园兰园里的鹤顶兰盛开了,高大的花序上挂着一只只“飞翔的仙鹤”,飘逸雅致、超凡脱俗,引人遐想,让游人们为之惊艳驻足。

  鹤顶兰(Phaius tancarvilleae (L’ Hér.) Bl.)为兰科多年生常绿地生草本。植株大型,高70~80cm;假鳞茎圆锥状,粗短肥厚、肉质,被鞘;叶2~6枚,互生,阔长圆状披针形,长30~80厘米,宽6~12厘米,纸质,具纵向折扇状脉。总状花序由假鳞茎基部或叶腋抽出,粗壮直立,高达60~110cm,着花10朵~30余朵,花大,美丽,直径7~10cm,花朵外面白色,内面暗赭色或棕红色;唇瓣管状,背面白色带茄紫色的先端,内面茄紫色带白色条纹。唇瓣与5个花被片巧妙组合,宛如仙鹤展翅飞翔,故名。花被片的背面为白色,唇瓣为红色,因此又被称为“花白心红”,极富特色。花期春末夏初。

  鹤顶兰广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及大洋洲地区。除我国华南地区各省及云南、西藏东南部均有分布以外,在日本、澳大利亚、菲律宾甚至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等地的丛林中都能看到其鲜艳的花朵。性喜温暖、湿润、半荫蔽的气候,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土壤,忌干旱,忌瘠薄,轻耐寒冷,生长适温为18~25℃。

  由于鹤顶兰的花朵过于张扬,所以难入我国古代文人的视野,在古代诸花谱未见其著录。近代广东南海人区金策所著的《岭南兰言》也只是在附录里把它列为“类兰非兰”品种。但是,金子总会发光。在现代人越来越挑剔的审美眼光下,这一“超凡脱俗”的兰花就再也无法隐匿山野,不可避免地“登堂入室”,进入盆栽花卉的大家庭了。另外,鹤顶兰的假鳞茎可入药,具有清热止咳、活血止血的功效,主治咳嗽、多痰咳血、外伤出血等。

  鹤顶兰属(Phaius Lour.)于1790年创立,其拉丁名Phaius的意思是深颜色的花朵,但其实鹤顶兰属的花朵也不乏鲜艳的颜色。鹤顶兰属约有50种,我国有8种,全部可供观赏。鹤顶兰的栽培历史已有200多年,1778年欧洲人从中国引入第一株鹤顶兰后,在西方就开始了对鹤顶兰连续不断地研究和培育。目前市场上的鹤顶兰栽培品种已经十分丰富,加上它花期长,有香气,早已成为人们喜爱的盆栽花卉。除鹤顶兰外,我园还栽培有黄花鹤顶兰(Phaius flavus),叶具黄色斑点,花淡黄色,不完全开放,唇瓣具3-4条褐色条纹)、仙笔鹤顶兰、紫花鹤顶兰等。 

  观赏地点:兰园

鹤顶兰(花)

鹤顶兰(花)

鹤顶兰(花)

鹤顶兰(植株)

黄花鹤顶兰(花)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05004664号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723号 邮编:510650 邮件:bgs@scbg.ac.cn
电话:020-37252711 旅游咨询热线:020-85232037